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一口天价炒饭,老唐当场拜师在线阅读 - 一口天价炒饭,老唐当场拜师 第426节

一口天价炒饭,老唐当场拜师 第426节

    “哦。”李逸恍然大悟:“怪不得看着不像个厨子,反倒像个领导。”

    沈涵嘴角抽了下,差点笑出声,但还是解释:“没办法,和官方打交道多了,就养成习惯了嘛!不过人家手艺是得了真传的,除了招牌红烧肉以外,各种湘菜小炒也是很拿手的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廖文东和夏卓聊了几句后,就把话题扯到了李逸这边。

    “诶?李逸!你来,我给你介绍一下。”

    廖文东回头招手,把李逸叫了过来,给他介绍着:“这位夏卓夏师傅,那是咱们湘省界的传奇人物,湘菜大师夏祁年的长子,按照辈分来算,我得叫他一声师叔,哈哈!”

    廖文东说笑着,又给夏卓介绍起了李逸:“夏师傅,这位是李逸,李师傅,最近播的那个《中餐厅》,网上特别火,他就是里面的主厨。

    你别看他岁数小,他手艺真不一般,昨天我跟他交流,他做了一份小炒肉,那味道真绝了!”

    听到廖文东的介绍,夏卓被勾起了一丝兴趣,笑着冲李逸问:“你是跟谁学的厨?”

    李逸知道,他这是在问自己的师承,于是就笑着解释:“我没拜师学过厨,都是自己研究,瞎琢磨。”

    夏卓闻言,笑容顿时就淡了下来。

    而廖文东则直接惊讶的回头看向了李逸,不敢置信的问:“你是野路子?”

    在国内任何行业里,都有正规师承和野路子两派。

    廖文东、夏卓都属于“名门正派”,拜了师父,磕头奉茶,才能学艺傍身。

    而那些没有正规师承,只是通过自己琢磨,或是从各处偷师,学个一鳞半爪的技艺,这种都叫野路子,或者江湖派。

    在古代,有正规师承的都是官厨。

    周朝时期,食圣伊尹甚至通过烹调之道悟出治国之道,以至于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,也三番五次的以玉、帛、马、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。

    但有莘王不肯放人,商汤只好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为妃,才得以将伊尹请到身边。

    在那之后,伊尹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帝王之师,教了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,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。

    春秋时期,老子也在《道德经》里提出了“治大国,如烹小鲜”的理论。

    到了汉朝之后,从官厨进入仕途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所以,自古以来,有正规师承的厨者,都是看不上没有师承的江湖派的。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江湖派都属于不入流。

    夏卓是正儿八经的“名门正派”,所以一听到李逸说自己是江湖派后,他马上就没了兴趣。

    廖文东一直没问过李逸的师承,他也是才知道李逸居然是野路子出身。

    但他回忆着昨天看到的李逸做菜的操作,却很疑惑:“不对啊?我看你不管是刀法,还是炒法,都不像是江湖派啊?”

    对于夏卓的态度转变,李逸并没有意外。

    在梦境空间中,厨行里的这种鄙视要比夏卓表现得明显多了。

    听到廖文东的问题,李逸笑了笑,随口开玩笑说道:“可能我自学得比较认真吧!”

    “小廖,我先看看灶台啊!”

    夏卓开口跟廖文东说了声。

    “好,好,我这灶台都是去年才换的。”

    廖文东赶忙招呼。

    夏卓点了点头,看也没看李逸,就转身离开了。

    见他离开,廖文东就回头低声问:“你真没师承啊?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李逸开玩笑:“我是学百家艺,磕头拜师的还真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不行啊!”

    廖文东摇头惋惜道:“干勤行,单枪匹马可不行,不拜师一辈子都出不了头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未必吧?”

    李逸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你还年轻,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,现在哪个行业不混圈子?”

    廖文东抬了抬下巴,指了下夏卓身后跟着的几个帮厨:“真正的大厨,手底下没有几十个徒子徒孙,怎么出来混?

    有人才有话语权,你手艺是好,但单枪匹马一个人,又能做多少事呢?

    就像你这次来参加个评选,还得问我借帮厨。

    人家夏家在湘菜界德高望重,光是来给夏卓打下手的帮厨,都得靠抢。

    这就是差距啊!”

    听着他的话,李逸想了想,问:“这个夏家在湘省厨艺界很有地位吗?好像也就是这几十年才有点名气的吧?以前好像没听过。”

    “几十年还不够久啊?”

    廖文东解释:“据说夏家祖上是湘菜御厨的亲传弟子,学的是宫廷菜,在清末的时候就在星城有两家园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御厨?”

    李逸疑惑问:“哪个御厨?叫什么?”

    “这你就不知道了吧?”

    廖文东笑着解释:“乾隆年间,湘省有一个叫余九的厨子,被举荐进宫,当了二十多年御厨。

    后来他告老还乡,收了不少徒弟,现在很多湘菜大师,往上数几代,都跟他有渊源。

    不过很多都是牵强附会,拿不出什么证据。

    但夏家是有族谱的,记着当年那一代御厨徒弟的名字,这就是证据。

    不然夏氏饭店怎么可能那么早就被官方选中,接待官方宴请呢?”
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李逸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冬日里总是流着两行清鼻涕,笨手笨脚的小子,不由发笑问:“那个御厨徒弟,是不是叫夏木生?”

    “诶?你知道?”

    廖文东有些惊讶:“好像是叫夏木生,是夏家的老祖宗。”

    “是他啊!”

    李逸笑着点了点头,终于对上了号。

    他记得余九当时身边的确带着几个小徒弟当帮厨,其中就有一个叫夏木生的圆脸小子。

    余九在御膳房水平不算高,所以没什么存在感,平日里也得不到什么赏钱。

    就那点月钱,也都被他买了酒,时不时还要出去听场戏,赌两手,钻两次掩门子。

    那几个小徒弟跟着他,没少受罪。

    尤其是夏木生,因为笨手笨脚,不得他宠,冬日里连件厚棉袄都没有,冻得直流清鼻涕。

    那时候李逸附身双林,看不过眼,说了余九两句,余九才给他买了件旧棉袄穿上。

    没想到他的后人,居然在几百年后,成了湘菜界的泰斗大家,真也是世事难料。

    第485章 粉墨登场

    说话间,厨房门外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,跟着就有几个男人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当先的是一个中等身高的中年男人,圆脸,不胖不瘦,发际线有点高。

    进门之后,他扫了一圈,就看到了门口墙边的廖文东,笑呵呵的上前来打了个招呼。

    他看上去很热情,主动又问了李逸的身份。

    得知李逸也是这次参与竞选的厨师,他有些惊讶:“这么年轻?你是跟谁学的厨?”

    见他也问了一次,李逸只能又解释了一次:“我是自学成才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师承?”

    方东秀更惊讶了:“那你来参加竞选?”

    “怎么?不可以吗?”

    李逸笑着反问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方东秀愣了下,随即就笑呵呵的说道:“当然可以,这个竞选是面向社会的嘛!只要水平够,谁都可以竞选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顿了下,才补充了句:“不过你还年轻,正是学东西快的时候,找个老师好好学学,比你自己瞎琢磨要强得多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沈涵忍不住提醒:“他现在名气挺大的,最近在播的《中餐厅》你看了没?他是那里面的主厨。”

    “中餐厅?”

    方东秀想了想,随即恍然道:“那个综艺节目对吧?我知道,不过那个节目是娱乐性质的吧?

    真考验厨艺的综艺,还得是《厨王》,那里面是比真功夫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确实。”

    廖文东点了点头,笑道:“方师傅能在《厨王》里拿到全国冠军,那是靠着真本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主要是我师傅教得好。”

    方东秀笑呵呵的谦虚了句,随即冲李逸笑问:“你对湘菜感兴趣吗?参加完评选,要是没事,可以去我那儿坐坐,我师傅经常去我那儿,也能指点你一下。”
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廖文东赶忙冲李逸使着眼色,让李逸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但李逸却笑了笑,婉拒:“我这个月太忙了,有节目要录,还有个美食节要参加,后面十月底说不定还得准备食餐展会的宴席,真没时间。

    等回头有空了,我一定登门拜访,好好请教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哈哈哈!”

    方东秀略一迟疑,就哈哈笑了起来,一边夸赞:“年轻人就是敢闯,胆气旺,我们是老咯!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就冲廖文东示意:“我去看看灶台啊!”